朝鲜舰船已扶正惠红网,但却付出不小的代价,反映出怎样的问题?朝方的处理方式合适吗?有没有其他损失更小的方案可选?
近日流出的商业卫星照片显示,5月下旬发生下水事故的朝鲜驱逐舰已经被扶正,标志着本次事故的善后工作迈进了一大步。只是虽说距离抢救成功又近了一步,但朝方似乎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从卫星照片来看,虽然船体重回垂直,但舰艏仍搁置在船台,甲板前部覆盖着蓝篷布,船头部分已经被移除。简单点说就是,这艘驱逐舰虽然被扶正,但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朝方只能承受损失,选择将其“斩首”。
这一动作表明了什么呢?其实,无论从本次事故发生,还是从这次抢修来看,大家都可以注意到这一系列事态暴露出朝鲜一个比较重大的短板,什么呢?就是工业水平相对薄弱,尤其是在造船工业上。造船业属于大型制造业,没有一定工业基础是很难掌握其全产业链的,即便是如今的美国,近年出于针对中国的意图,也在不断寻求兴建造船厂,但收效甚微。
美国曾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直到中国崛起,其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才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有工业基础的美国如今想要重振造船业都走的步履维艰惠红网,更不用提工业能力本来就不算特别强的朝鲜了。而且,海军过去就长期是朝鲜的短板,直到近年因半岛局势持续升级,朝鲜才下定决心大力发展海军力量,驱逐舰、潜艇等武器的研发和生产,也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上日程。
在此大家就可以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朝鲜在造船业基础不足的前提下,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量,只得寻求在海军领域的大跨步,同样也因为造船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加上经验不足,造成事故的发生,事后的抢救工作也相对艰难。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此前曾认定,本次发生事故的驱逐舰可能彻底损毁,朝鲜的能力不足以完成修复。
当然,尽管缺少基础,但朝鲜在抢救该驱逐舰一事上还是成功取得了突破,抢救成功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在这里相信大家会很奇怪,朝方既然基础薄弱,经验也不足,为什么不寻求来自中方的帮助呢?目前看来,就驱逐舰的抢救,朝鲜可能全程不打算向中方求助。为什么呢?倒不是说朝鲜信不过中方,中国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得到朝鲜信任的国家之一,但这次有关驱逐舰的抢救工作,朝方应该有自己的考量。
就如刚才所提到的,近年朝鲜自行建造驱逐舰和潜艇,是建立在半岛局势升级的基础上,为了应对来自美韩的军事压力,朝鲜这才开启有关项目。所以本次驱逐舰下水,对于朝鲜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海军实力的提高,更是彰显朝鲜军工实力的重要时刻。这也是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表现出勃然大怒。
朝鲜这个国家自尊心是非常强烈的,秉持着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意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哪怕朝方明知道中方的大型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轻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他们依然全程未向中方求助。不仅仅是中方,就算是俄罗斯,哪怕普京政府愿意伸出援手,朝方可能也会婉拒。
就在日前,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访问平壤,除讨论事关俄朝两国安全的议题,比如俄乌冲突、半岛局势外,不排除普京政府也会主动伸出援手,愿意在军舰修复一事上帮一把。但以朝鲜的自尊心,对驱逐舰的抢救工作,他们不到实在没辙的时刻,也未必愿意接受俄方好意。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